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刊文精选

2022年第20期·材料类毕业生“蓝领”观与专业教育协调性研究

2022-7-7 9:57:31点击: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0期

方伟 赵雷 陈辉 何漩 杜星

[关键词] 材料类毕业生;“蓝领”观;专业教育;课程优化方案;学以致用

[基金项目] 2021年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高等学校实验室研究项目“新能源器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评价”(HBSY2021-48);2019 年度武汉科技大学教学项目“材料化学本科专业课程维度设计”(2019X025);2017 年武汉科技大学教学项目“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材料类专业综合创新型课程的构建与实践”(2017Z008)

[作者简介] 方 伟(1988—),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化学系实验师,主要从事多孔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0-0011-04 [收稿日期] 2021-10-13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学科实力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国家“双一流”和地方“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推动下,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院校中的优势学科已逐渐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但就教育与国家、与社会的根本意义而言,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以及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1]。由此看出,教育的实质不仅在于人的培养,还应关乎于培养的人才能否与国家各机能之间有效结合,通过获得的專业知识进行劳动和创造。因而,高等教育不能只在于专业知识的培养,更在于引导学生建立“学而有用、学以致用”的信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推动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培养与就业存在的矛盾及原因分析

目前,对于一些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毕业生而言,由于新就业形势下价值观和择业观的变化,更多的大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就业分割开来,进而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学”与“用”不对应和就业盲目的现象。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笔者首先调查了2019级和2020级入学的新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调查的样本数为99人,其中,有意向从事本专业对口行业的学生比例占55%,有意向从事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产业的学生比例占20%,而意向从事专业不相关产业的学生比例占25%。其次,笔者还调查了2018—2020届毕业生的实际去向,数据显示,除了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外,真正从事本专业对口行业的毕业生仅仅占未升学毕业生的10%,从事专业相关制造业的毕业生比例为28%,有极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从事与材料类工科专业关联不大的行业,如文化信息、金融业、公务员等行业,也有少部分毕业生选择家中待业,坚持公务员、事业单位、研究生备考。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访谈了部分大三、大四已经接触了一些专业知识和进行过专业生产实习的本科生,学生对专业和就业的认知可以归纳成四个方面:第一,较多数大三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定位比较模糊,对所学行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不清晰,因而对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没有概念;第二,部分大四学生在进入专业相关企业生产实习后发现,材料类以及大多数工科制造业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所提供的就业环境与自身家庭给予的舒适环境存在较大的反差,进而丧失了学好专业知识并投身于相关行业建设的信念,进而转向就业环境较为舒适的“白领”行业,即典型的安乐享受心态[2];第三,部分大四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后觉得,材料专业相关的制造业所涵盖的技术与自身对“高、精、尖”技术的认知有一定出入,对行业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堪忧,意向转行到计算机、信息、电子等行业;第四,也有部分大四学生对学习的专业比较坚定,立志扎根在专业相关领域学习技术和管理。

对上述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目前材料类工科专业建设的矛盾主要在于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能否得以应用的矛盾。具体分析而言,对于材料类专业,无论是新生、老生还是毕业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蓝领”观就业意识薄弱的问题,不愿投身于本专业相关行业,其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家庭及外界信息给出的就业导向使学生自身的择业认识发生了改变,部分学生对工科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其二,专业培养过程中缺乏专业特色行业相关的实用性知识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自身的价值没有专业性的认知;其三,目前的专业相关教育主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材料人”职业信念的培养,使得一部分材料类毕业生“蓝领”观薄弱,不愿投身到国家相关事业的建设中;其四,对于大多数院校材料专业本科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普遍存在“广而泛”的问题,关乎专业办学特色的“高、精、尖”前言技术的教学和探讨内容涉及不足,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专业性和特色性认识不清,缺乏从业信心。

二、材料类毕业生“蓝领”观优化策略—从专业教育角度探讨

21世纪以来,材料类工科专业已逐渐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材料类本科毕业生也逐年增加,但毕业生中真正从事专业对口行业的人员比例并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年,我国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高校就已达到217所,约占高校总数的34%,起初建设的材料类专业主要是基于传统工科类院校开设的采矿和矿冶等学科[3];而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高、精、尖制造业的发展,更多院校开设了与信息技术、能源科学等相关的材料类专业;同时,据科睿唯安ESI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材料科学的研究实力也已发展成为国际先进水平。但就目前我国材料专业相关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而导致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在于相关技术性人才的缺乏。因此,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材料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下,材料类专业教学不再是如何教、如何学以及如何研究的问题,而更是要全面探讨教学与学以致用的协调性关系。基于此,亟须在材料类专业现有专业教学模式基础上,对学生职业信念、专业实用性、技术前沿性等进行定向指导,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蓝领”观意识。17E29861-A060-4B36-BCA4-34DF93155F47

(一)建立学校与家庭协同互助,重塑学生就业认知

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目前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模块,通识教育着重基础课程的学习,集中在大一、大二,专业教育则是系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集中在大三、大四。同时,为了促进学生更早地了解所学习专业的基本情况,在大一下学期也会开设“材料科学导论”认知性课程。但就调研的新生就业意向来看,仍有较大部分学生不愿从事材料专业相关的行业,说明学生心中固有的就业认知与所学的专业有所出入,即现有设置的专业认知性课程不能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就业认知。

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在现有认知性课程的基础上,将专业教学和家庭疏导相结合,从多方面重塑学生的就业认知。

1.认知性课程实施双步走策略,同时设置“材料科学导论”和“材料行业就业优势”两门课程。“材料科学导论”主要解决“是什么”和“培养什么”的问题,一方面,要从科学的角度阐明材料发展的意义、材料的基本要素以及相关行业在国家制造业的地位,培养和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的办学特色相结合,将课程体系细化到针对性强的特色材料和行业领域,让学生清楚的认知专业培养什么技能的人才以及什么领域的人才。而“材料行业就业优势”则主要解决“毕业生怎么工作”以及“有何发展优势”的问题,在这一课程中,可以采用校企联合教学的模式。由院系牵头,聘请多名企业专家作为外聘导师,讲解学生毕业后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并从国家政策和个人发展方面阐明所涉及行业的技术和发展优势,培养和坚定学生学以致用的信心。

2.在认知性课程基础上,增设“家校同堂”线上交流课程。在大一下和大二上每学期开设3~5次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的三方线上课堂,以专业教师、企业导师主讲,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研讨的课程方式。研讨的内容包含材料专业的特色优势、材料人价值观和就业观分析、工科型技术人才的发展前景以及工科实体产业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要从更高的思想高度与家长、学生探讨“学”“用”“发展”以及“贡献”的含义。正如俗话说得好——天灾饿不死手艺人,要从思想根本上改变和重塑学生乃至家庭对材料类制造业的就业认知。材料人既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技术人、手艺人,材料人通过自身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变自身,更能改变世界。

(二)建立材料类特色人文课程,培养和坚定职业信念

不可否认,目前材料以及各工科制造业在就业环境以及民族使命承载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压力,现有的“学”与“用”的矛盾很大部分可归因于学生的安乐享受心态与材料人艰苦奋斗需求之间的矛盾。因而,除了进行就业认知重塑外,还需培养和坚定职业信念。

材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在简单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关乎于精神文化的培养。材料人既是技术人,更是工匠人。21世纪,我国正处于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不仅需要制造业技术的升级,更需要制造业文化和精神的传承。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四次提到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被提高到国家层面[4]。材料人的培养也应该立足于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传承,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培养职业信念。

具体的方案可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材料人工匠精神”特色人文课程,课程以视屏分享和专题报告人授课的方式进行。视屏分享主要记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材料、信息、航空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匠们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建立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信念。专题报告人授课以新时代以来材料各领域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工匠人的心路历程为导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工匠精神的实际内涵、精神内涵、表现形式以及重要性,建立材料专业培养与工匠精神的联系,并通过对比新时代我国制造业行业与早期制造业的技术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坚定学生勇当材料人、工匠人的从业信念和从业信心。

(三)建立材料类专业特色应用型课程,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认知度

以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目前的专业课程模块虽然围绕“能源转换和存储材料”办学特色开展了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合成与制备”“能源存储材料”等特色性课程,但现有的课程仍着重在材料的结构、制备、分析等基础性知识教学,而关于与专业特色相关的器件的制造、组装和使用过程的教学内容仍很欠缺,即学生学习完课程后只能形成“材料结构—合成方法—材料分析”单一的知识链,对专业的认识只是局限在与材料相关的抽象知识体系,对于材料的使用过程、使用方法以及相关器件的生产过程没有系統的认知,即对专业应用领域认识不清。

基于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理论与实验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增设“能源器件制造技术”理论课程,以前导课程中学习的具体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讲授从材料到器件的整个制备过程以及相关应用领域,从器件角度入手,增强材料知识点带入性。

(四)建立专业相关领域“高、精、尖”技术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技术自信心

从前述访谈记录可以看出,部分材料类学生在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后表现出较明显的技术不自信现象,认为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不够“高、精、尖”,从而影响就业积极性。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性,现有的理论课程涉及面广,学生难以凝练出具体的技术特性;而在企业生产实习过程中,基于企业技术保密性和实习安全性考虑,学生也难以接触到实际的核心技术知识,产生严重的迷茫心态,对自身进入企业后的发展没有自信心。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已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新能源前言技术研讨”课程,课程内容围绕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核心内容进行授课和研讨,通过研讨教学过程补充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未得到充分学习的前沿技术知识,完善材料—器件—应用整个过程的核心技术体系。

结语17E29861-A060-4B36-BCA4-34DF93155F47

新就業形势下,随着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材料类专业毕业生放弃从事专业相关的制造业,择业意向出现明显的“蓝领”观向“白领”观的转变,使得我国材料制造产业出现严重的人才缺失现象。基于此,材料类专业教学模式不再是如何教、如何学以及如何研究的问题,更应全面探讨教学与学以致用的协调性关系。笔者结合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教学体系和现状,分析得出导致材料类专业毕业生“蓝领”观意识薄弱的关键原因在于就业认知、职业信念以及专业应用性和技术性知识体系的不足。进而,论文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增设“材料行业就业优势”“家校同堂”线上交流课程、“材料人工匠精神”“能源器件制造技术”“新能源器件制备仿真”“新能源前言技术研讨”等课程,以重塑学生就业认知、坚定职业信念、提高专业应用认知度和技术自信心,最终达到优化材料类工科毕业生就业“蓝领”观和促进“学”与“用”协调性发展的目的。